1. **侵入性回忆**:患者会反复体验创伤事件,如闪回、噩梦或强烈的心理痛苦。
2. **回避行为**:患者会努力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思维、情绪、地点或人物。
3. **负性情绪状态**:表现为持续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羞愧或罪恶感。
4. **过度警觉**:包括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困难和过度警惕。
5. **解离症状**:如感觉与现实脱节、失去时间感、无法回忆创伤事件的关键部分等。
6. **情绪麻木**: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感到与他人疏远或情感淡漠。
7. **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出汗、颤抖等,可能在接触到与创伤相关刺激时出现。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可能会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对于缓解症状和防止病情恶化非常重要。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和支持性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