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症的主要特征包括:反复洗手、过度清洗物品、避免接触公共设施、对灰尘、细菌等产生强烈恐惧,甚至在没有明显污垢的情况下也会进行多次清洁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但往往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洁癖症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大脑化学物质失衡、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创伤有关。治疗通常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药物治疗,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抗抑郁药。
虽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必要的,但洁癖症患者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需要专业帮助进行干预和治疗。了解洁癖症有助于减少社会对这类疾病的误解,并鼓励患者寻求合适的治疗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