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复检查**:例如不断检查门是否锁好、电器是否关闭,即使已经确认过多次。
2. **过度清洁**:对细菌或污染极度敏感,频繁洗手、洗澡或消毒物品,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3. **对称与秩序感**:物品必须摆放整齐、对称,否则会感到不安或焦虑。
4. **重复行为**:如反复开关灯、按门铃、数数等,尽管知道这些行为没有实际意义。
5. **无法控制的侵入性想法**:脑海中不断出现令人不安的想法,如暴力、性或宗教相关的念头,即使自己并不认同这些想法。
6. **害怕犯错或灾难发生**:担心自己做出错误决定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反复思考或寻求保证。
7. **仪式化行为**:为了缓解焦虑而进行特定的仪式,如按照固定顺序穿衣、吃饭等。
8. **避免触发因素**:为了避免引发强迫行为或焦虑,刻意避开某些地点、人或活动。
9. **时间浪费**:因强迫行为或思维消耗大量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交。
10. **情绪困扰**:因无法控制自己的强迫行为或思维而感到痛苦、羞愧或自责。
强迫症虽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但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