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睡眠监测(多导睡眠图)**
通过在医院或家中佩戴设备,记录睡眠期间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血氧等数据,帮助诊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体运动等睡眠障碍。
2. **血液检查**
检查甲状腺功能、血糖水平、维生素D、铁含量等,排除因内分泌失调、贫血或营养不良导致的失眠。
3. **心理评估**
通过问卷或访谈形式评估是否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情绪障碍常与失眠密切相关。
4. **心电图(ECG)**
检查心脏功能是否正常,某些心脏疾病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5. **头部MRI或CT扫描**
如果怀疑有脑部病变,如肿瘤、脑血管异常等,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6. **尿液检查**
排除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代谢异常对睡眠的影响。
7. **药物和饮食评估**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服用某些药物或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影响睡眠的物质。
8. **睡眠日记记录**
建议患者连续记录一周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时间、醒来次数、白天精神状态等,有助于医生判断失眠类型。
如果经过上述检查仍未找到明确原因,可能需要进一步咨询神经科、精神科或睡眠专科医生。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压力、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也是改善失眠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