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分为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双相I型和双相II型。双相I型患者至少有一次完整的躁狂发作,可能伴有抑郁发作;而双相II型则以轻躁狂发作和重度抑郁发作为特征,但没有完全的躁狂发作。
该病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神经递质失衡以及生活压力等都可能起到一定作用。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评估和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判断。
治疗双相障碍通常需要综合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如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同时,建立稳定的生活作息、避免压力过大、保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对病情控制有重要作用。
如果不及时治疗,双相障碍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人际关系破裂,甚至增加自杀风险。因此,早期识别和持续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