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情绪在极度高涨(躁狂或轻躁狂)和极度低落(抑郁)之间剧烈波动。患者在躁狂期可能会表现出异常兴奋、冲动、睡眠需求减少、思维加速等症状;而在抑郁期则可能感到极度悲伤、缺乏动力、兴趣丧失,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虽然双相障碍被归类为精神病,但它的治疗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它通常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如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等)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进行综合干预。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病”这一术语在日常生活中常被误解为“严重的精神病态”或“无法自理”,但实际上,在医学上,“精神病”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涵盖了多种影响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疾病,包括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等。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症是一种明确的精神疾病,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患者是可以得到有效帮助并过上正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