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绪波动剧烈**:患者可能会经历极端的情绪变化,从极度低落迅速转向异常兴奋或易怒,这种情绪的快速转换是双相障碍的一个典型特征。
2. **睡眠需求减少**:在躁狂发作期间,患者可能只睡几小时仍感觉精力充沛,这与抑郁症时的失眠或嗜睡不同。
3. **活动量增加**:患者可能表现出异常的高能量水平,进行大量社交、工作或冒险行为,这些行为在平时并不常见。
4. **言语加快或思维跳跃**:在躁狂阶段,患者说话速度加快,思维跳跃,内容常常不连贯或偏离主题。
5. **冲动行为**:如过度消费、性行为失控、鲁莽驾驶等,这些行为在抑郁期通常不会出现。
6. **自我评价过高**:患者可能表现出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甚至有妄想倾向。
7. **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在躁狂期可能显得非常活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
8. **对药物反应改变**:某些抗抑郁药物可能诱发躁狂发作,如果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后出现上述症状,需考虑双相障碍的可能性。
9. **家族史**:有双相障碍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从抑郁症向双相障碍的转变。
10. **病程反复**:如果患者多次出现抑郁发作,并且在缓解期也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应警惕双相障碍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转为双相障碍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生,但一旦出现上述迹象,应及时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