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情绪在极度高涨(躁狂或轻躁狂)和极度低落(抑郁)之间剧烈波动。患者在躁狂期可能会表现出过度兴奋、冲动行为、睡眠需求减少等;而在抑郁期则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否定等症状。这种情绪的极端变化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还会对其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从医学角度来看,双相情感障碍被归类为一种精神疾病,因为它涉及大脑神经递质的异常、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压力等多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尽管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其核心病因更偏向于生物学层面,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心理病”。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通常需要综合使用药物治疗(如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等)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专业医疗干预的精神疾病,而非单纯的心理问题。患者应及早就医,接受科学系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