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抑郁症的早期,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失眠或睡眠质量差。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会进入“嗜睡期”,即白天长时间昏昏欲睡,甚至夜间睡眠时间也明显延长。这种睡眠模式的改变往往与大脑中负责调节情绪和睡眠的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如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的异常。
嗜睡期的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特征:
– 精力极度匮乏,即使休息后也无法恢复活力
– 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社交退缩
– 思维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
– 自我评价极低,甚至产生自责和无助感
– 部分人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嗜睡并不等同于单纯的“睡得太多”,而是抑郁症的一种严重表现。此时,患者可能无法通过正常作息调整来改善状态,需要专业医生的干预和治疗。
治疗抑郁症嗜睡期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至关重要,理解患者的痛苦并鼓励其寻求帮助,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如果身边有人出现持续嗜睡、情绪低落等症状,请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及早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康复几率,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