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复纠结**:面对简单决定时也难以做出选择,总是反复权衡利弊,陷入“想太多”的状态。
2. **自我怀疑**: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或价值产生持续怀疑,即使有成功经验也难以建立自信。
3. **情绪波动大**:容易因小事感到焦虑、烦躁或沮丧,情绪不稳定,难以保持平静。
4. **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于当前任务,思绪飘忽,常常被无关的想法打断。
5. **拖延行为**:明明知道该做某事,却迟迟无法开始,内心充满抗拒和逃避。
6. **过度反思**:对过去的事情反复回想,不断分析自己哪里做得不对,难以释怀。
7. **缺乏动力**:即使没有明显压力,也感觉提不起劲,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
8. **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流,害怕被评价,甚至对正常社交感到疲惫和压力。
9. **睡眠质量差**:晚上难以入睡,或者早醒,白天又感到疲倦,形成恶性循环。
10. **身体反应**:虽然没有明显疾病,但常出现头痛、胃痛、乏力等躯体化症状。
精神内耗并非不可克服,关键在于识别自身状态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调整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时间、寻求支持等。及时关注心理健康,有助于减少内耗,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