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性疲劳**:患者常感到持续性的疲倦无力,即使休息后也无法缓解,且无明确的生理病因。
2. **头痛和肌肉疼痛**:频繁出现的紧张性头痛或全身肌肉酸痛,通常与压力或焦虑有关。
3. **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常在情绪波动时加重,但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4.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或睡眠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5. **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抑郁或情绪低落,情绪变化与外界刺激无明显关联。
6.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7. **过度警觉或恐惧**:对日常事物过度敏感,容易产生恐惧感或惊恐发作。
8. **社交回避**:不愿与人交往,害怕被评价,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9. **躯体化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但医学检查未发现异常。
10. **自我否定与无助感**:长期感到自己无价值、无希望,对未来缺乏信心,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杀倾向。
心因性障碍的治疗通常需要结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必要时的药物干预。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