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偏执型人格障碍**
特征为对他人普遍不信任和猜疑,认为他人有恶意,容易产生误解和敌意。
2. **分裂型人格障碍**
表现为社交退缩、情感冷漠,缺乏亲密关系,倾向于独处,思维和言语方式奇特。
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以无视他人权利、违反社会规范、缺乏悔意和责任感为特点,常表现出冲动、攻击性和欺骗行为。
4. **回避型人格障碍**
对人际交往极度回避,害怕被批评或拒绝,感到自己不如他人,缺乏自信。
5. **依赖型人格障碍**
过度依赖他人做决定,害怕独立,需要他人照顾和支持,难以表达不同意见。
6. **强迫型人格障碍**
过于追求秩序、完美主义,控制欲强,缺乏灵活性,可能因过度谨慎而影响生活效率。
7.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我中心、夸大成就和才能,渴望被崇拜,缺乏共情能力,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
8. **表演型人格障碍**
行为夸张、情绪化,渴望成为关注的焦点,外表和言行具有戏剧性,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9. **焦虑型人格障碍**
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相似,但更强调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对未来充满担忧,容易自我否定。
10.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表面顺从,实则消极抵抗,通过拖延、抱怨或故意失误来表达不满。
11. **边缘型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定、自我形象混乱、人际关系剧烈波动,有自伤或自杀倾向,对被抛弃极度敏感。
12. **自恋型人格障碍(重复)**
此条目为重复项,实际应为第7类。
13. **强迫型人格障碍(重复)**
此条目为重复项,实际应为第6类。
14. **分裂型人格障碍(重复)**
此条目为重复项,实际应为第2类。
15. **回避型人格障碍(重复)**
此条目为重复项,实际应为第4类。
16. **未特定的人格障碍**
当个体表现出符合人格障碍特征但不符合任何特定亚型时,可归类为此类。
需要注意的是,人格障碍的诊断需由专业精神科医生进行,且应结合个体的具体表现、病史和环境因素综合判断。人格障碍通常在成年早期开始显现,并持续至成年,治疗多采用心理治疗为主,有时辅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