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家族研究来看,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这个人患病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很多。例如,如果一个父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子女患病的概率大约是10%至20%,而如果两个父母都患病,这个概率可能上升到50%以上。
其次,双生子研究也支持了遗传因素的作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个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另一个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异卵双胞胎,这进一步说明了基因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
然而,尽管遗传因素很重要,但并不是所有有家族史的人都会患病。环境因素、生活压力、创伤事件等也可能在疾病的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既受遗传影响,也受环境影响。
目前,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特定基因,但尚未发现单一的“狂躁症基因”。相反,多个基因可能共同作用,增加了患病风险。
总之,狂躁症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了解家族病史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有相关症状的人群来说,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