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症状。传统上,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访谈和量表评估,而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提供生理依据的检查手段成为研究热点。
fNIRS通过发射近红外光穿过颅骨,检测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变化,从而推断大脑特定区域的活动情况。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前额叶皮层、边缘系统等区域存在功能异常,这些区域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fNIRS可以实时监测这些区域的血流变化,为抑郁症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支持。
尽管fNIRS在抑郁症研究中展现出一定潜力,但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其空间分辨率不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且主要适用于皮层区域的检测,对深部脑结构的观察有限。此外,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总体而言,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不能单独作为抑郁症的确诊工具,但在辅助诊断、治疗效果评估以及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fNIRS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