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回忆创伤事件(如闪回或噩梦)、避免与创伤相关的事物、情绪麻木、过度警觉、易怒、睡眠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的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年,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慢性心理障碍。
该病的发病机制与个体的心理素质、社会支持系统、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EMDR)被广泛用于帮助患者处理创伤记忆和改善情绪反应。药物治疗则主要使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物来缓解症状。
应激性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本人,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加强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社会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生活。